香港高才通最新数据揭晓:13.5 万申请,10.9 万获批,成港引才核心引擎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39  时间:2025-08-26 17:13:55

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近日公布了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的最新数据。自 2022 年底正式推出以来,该计划持续保持高热度,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累计申请量已达 13.5 万宗,获批近 10.9 万宗,通过率居高不下,迅速成长为香港吸纳全球高端人才的“主力军”。

一、数据亮点:内地人才贡献主力,创科成吸纳重点

从整体数据来看,“高才通”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内已取得显著成效:

1、申请与获批规模庞大

累计 13.5 万宗申请中,10.9 万宗获批,显示计划在审核环节保持高效率与较高通过率。

2、内地申请人占绝对多数

约 95% 申请者来自中国内地,充分体现出内地人才群体对香港经济发展与职业机遇的高度认可。

3、创科行业吸纳力度显著

逾 2.6 万名 获批人才计划在港从事创科相关工作,这与香港当前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

4、国际化趋势延续

来自加拿大、美国、澳洲等国家的海外申请人也占有一定比例,反映出香港在国际人才市场的持续吸引力。

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香港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的竞争力,也反映出其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对高端人力资本的迫切需求。

二、政策调整:收紧与优化并行

2025 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对“高才通”计划进行了多项政策微调,以兼顾引才广度与审核质量。主要变化包括:

1、合资格大学名单扩容

自 2025 年 1 月起,合资格大学数量由原有标准扩展至 199 所,其中新增中国科学院大学,使内地入选高校总数达到 23 所。这一调整扩大了优质生源范围,进一步便利内地顶尖学子申请。

2、申请与续签费用上调

自 2025 年 2 月起,首次申请及续签均需缴纳申请费,签证费同步上涨。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计划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体现政府在管理成本与公共资源分配上的考量。

3、A类申请人持股要求收紧

自 2025 年 5 月起,A 类申请人若以公司收入作为申报依据,必须在整个评税年度持续持有该公司股份。临时转股或新成立公司以满足申请条件的做法将不再被接受,审核更加注重真实性与稳定性,防止“短期包装”现象。

这一系列调整既提高了准入门槛,也进一步优化了计划的甄选机制,确保引入的人才具备长期贡献潜力。

三、申请条件全解:三大类别精准覆盖不同人群

“高才通”计划按照申请人背景与条件,分为三大类别,分别面向不同类型的高端人才:

1、A 类——高薪人才

条件: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到 250 万港币(约 240 万人民币),收入可包括薪金、津贴、公司利润等,但不含投资收益。

适用人群:企业主、高级管理人员、高收入专业人士等。

名额限制:无上限。

2、B 类——全球百强大学毕业 + 工作经验

条件: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且在过去五年内拥有至少三年工作经验。

适用人群:毕业超过五年的职场精英。

名额限制:无上限。

3、C 类——全球百强大学毕业 + 应届/短期经验

条件: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且工作经验不足三年(包括应届毕业生)。

适用人群:毕业不超过五年的年轻高学历人才。

名额限制:每年 1 万个名额,需尽早申请以抢占配额。

这种分层设计既保障了香港在高端人力引进上的针对性,也确保不同阶段的优秀人才都有进入香港发展的机会。

从数据走势与政策调整来看,“高才通”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阶段。短期内,随着合资格大学扩容与国际知名度提升,申请量预计仍将保持高位。然而,审核趋严与费用上调将使未来的申请竞争更集中在真正符合长期发展需求的人才上。

对内地申请者而言,香港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以及在国际金融、创科产业的战略布局,依旧具有强大吸引力。对于有意申请的人士,尽早规划、精准匹配类别、提前准备财务与资历证明,将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喜欢 (0)
相关移民项目
香港优才计划

项目特点:成本极低,仅需几万元即可解锁百万香港身份

项目周期:9-15个月

推荐指数:★★★

  • 香港身份申请窗口倒计时:2025 年《施政报告》或成政策转折点

    香港身份申请窗口倒计时:2025 年《施政报告》或成政策转折点

    2025 年的香港人才政策,正站在新的临界点上。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已明确宣布,2025 年《施政报告》将提前至 9 月发布,这一打破惯例的调整,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政策转向的信号。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关于“高才通政策或将收紧”的公开表态,更令社会对未来人才政策的走向充满关注。对于有意申请香港身份的人士而言,这或许意味着一个有限的“政策窗口期”,正在进入倒计时。

    2025.08.26
  • 香港“高才通”造假案曝光,诚信申报才是通往国际化之门的正道

    香港“高才通”造假案曝光,诚信申报才是通往国际化之门的正道

    近年来,香港凭借其优质的国际化教育体系、简洁高效的税收政策以及便利的营商环境,成为内地高净值人群、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有志于实现全球化发展的申请人首选的移居目的地。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俗称“高才通”)自推出以来,以其门槛明确、审批高效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随着申请热度的攀升,市场中也出现了部分非法中介和不法分子试图通过造假手段“走捷径”。近日,一宗震动香港社会的“高才通”造假案件被揭发,成为所有申请人亟需警惕的警示案例。

    2025.08.25
  • 香港高才通续签数据揭晓,高留存率背后的启示

    香港高才通续签数据揭晓,高留存率背后的启示

    自2022年底香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以来,这一政策已成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重要抓手。最新公布的续签数据显示,高才通不仅在“引才”上取得突破,在“留才”方面也交出了颇具含金量的答卷。然而,数据背后也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趋势。

    2025.08.21
  • 获批率高达94%!香港“高才通”计划交出首份续签成绩单

    获批率高达94%!香港“高才通”计划交出首份续签成绩单

    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中国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凭借无语言要求、无投资要求、申请无需雇主担保、审批周期短、获批率高等突出优势,高才通迅速成为港府吸引海内外人才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今,这一计划迎来了实施以来的首份续签成绩单。

    2025.08.19
  • 香港高才通“烂尾”现象背后:筛选机制还是计划失败?

    香港高才通“烂尾”现象背后:筛选机制还是计划失败?

    自2022年底正式推出以来,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迅速成为内地与海外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首批申请者的两年期签证于今年8月相继到期,而港府最新公布的数据却引发了广泛讨论:在逾1.3万名逗留期已满的申请人中,近46%选择主动放弃续签。这一数字一经披露,外界迅速将其解读为“高才通烂尾”。然而,深入分析港府公布的续签数据与相关政策,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并非计划失败的信号,而是高才通制度设计中“有意为之”的人才筛选逻辑。

    2025.08.18
  • 拿了香港身份,孩子读书却无优势?一文读懂“本地生”资格新规!

    拿了香港身份,孩子读书却无优势?一文读懂“本地生”资格新规!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家庭通过投资、人才计划等方式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借助香港教育资源为子女规划升学路径,已成为不少家长的重要选择。然而,2025年7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一项新规,或将改变部分家庭对“本地生”资格的既有认知。这项政策对持香港非永久居民身份证的学生,在申请香港高等教育课程(包括专上、副学士及本科)时的“本地生”认定门槛进行了分阶段上调,影响深远,值得关注。

    2025.08.11
  • 香港教育局回应“高才子女升学政策”调整:本地生身份未改,学费资助机制重塑

    香港教育局回应“高才子女升学政策”调整:本地生身份未改,学费资助机制重塑

    近期,香港教育局就高端人才计划(俗称“高才通”)及相关人才输入计划中受养子女的升学安排作出公开回应。此次回应不仅明确了“本地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未发生改变,还公布了一系列关于大学资助学额与学费支持政策的调整,引发社会各界,特别是内地人才家庭的广泛关注。

    2025.08.04
  • 香港修订“本地学生”定义,2027年起须居港满两年

    香港修订“本地学生”定义,2027年起须居港满两年

    2025年7月31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一项对教育体系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修订,宣布自2027/28学年起,将重新界定“本地学生”资格,并调整与政府资助专上课程相关的申请条件。这一政策的调整,不仅涉及学费负担的转变,也对众多计划赴港求学或已在港居住的家庭产生了直接影响。与此同时,这一节点也再次凸显了“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在未来教育规划中的战略意义。

    2025.08.01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