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安省省提名政策迎来十年最强收紧:配额骤减,新系统上线,移民策略亟待重构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386  时间:2025-06-25 17:13:03

2025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移民政策迎来近十年来最为剧烈的一轮调整,伴随着名额压缩与系统革新,为广大有意通过省提名计划(Ontario Immigrant Nominee Program,OINP)登陆加拿大的申请人,尤其是中国留学生与移民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此次政策的核心变化不仅体现在配额层面的明显压缩,更对申请机制、职业选择及地域导向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刻重塑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安省移民格局。

1、配额“腰斩”,竞争压力骤增

根据安省移民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度省提名配额从原有的21,500个大幅削减至10,750个,接近“腰斩”水平。这一变化直接导致抽签次数减少、处理周期拉长、分数门槛上调,进而使得许多申请人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等待甚至搁浅。

与此同时,从6月3日最新一轮抽签结果可以清晰看出,政策重心已明显向“紧缺职业”倾斜,护理员、焊工等一线岗位成为新宠,仅医疗行业相关职位的邀请人数就超过1,500人。可见,在新评估体系中,传统上的学历与语言优势已不再是唯一决定因素,申请人的职业是否符合安省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缺口的现实需求,才是真正左右申请成败的关键。

2、地域导向调整,核心城市退位,偏远地区崛起

过去在移民申请中备受青睐的大多伦多地区(Greater Toronto Area, GTA),如今在省提名的选择倾向中逐步失去传统优势。安省政府在移民政策导向中愈加鼓励人力资源向非核心区域流动,目的是实现人口结构与经济资源的均衡发展。

在此背景下,若申请人能够将目光转向安省的中小城市乃至偏远小镇,将显著提升获邀概率。值得关注的是,如安省地方社区试点计划(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migration Pilot, REDI)与联邦农村与北部移民试点项目(Rural and Northern Immigration Pilot, RNIP)等,均为当前值得重点研究与优先申请的替代路径。

3、系统重构,EOI机制转型为“雇主先行”

自2025年7月2日起,安省移民局将正式启用全新的“雇主门户”(Employer Portal)系统,标志着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意向表达)机制发生实质性转型:原先由申请人主导的注册模式将过渡为“雇主主导”模式。雇主需先通过新系统完成职位注册并获得批准后,申请人方可提交EOI。这一流程变化从根本上重构了整个申请路径,对申请时机、雇主配合度与岗位匹配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顺利完成过渡,安省移民局已于6月21日至22日集体撤回原系统中三大类雇主担保类别的所有EOI意向书,并进入系统维护与升级阶段。受到影响的具体类别包括:

  • 1)外国工人类别(Foreign Worker Stream)

  • 2)国际学生类别(International Student Stream)

  • 3)紧缺技能类别(In-Demand Skills Stream)

因此,建议计划近期递交申请材料的候选人及其雇主密切关注新系统开放时间,合理调整申请节奏,避免因系统切换错失最佳窗口。

4、机会聚焦紧缺行业与非核心区域

展望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安省的整体省提名名额或难以出现大幅回升,仅有小幅调整的可能性较高。与之相应的是,邀请趋势将持续向医疗保健、蓝领技术工种等紧缺行业倾斜,而愿意选择偏远城市、参与地方试点项目的申请人则将更具优势。

此外,新系统启用后,EOI评分标准预计将变得更为精细,除职业属性与岗位紧缺程度外,雇主所在地、薪资水平、语言能力、工作稳定性等都将成为评分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多维度考核机制,既提升了系统的甄别效率,也强化了对移民与当地经济发展适配度的整体评估。

面对安省省提名政策的深度重构,申请人需摒弃以往“高学历、高语言”一招鲜的思维模式,转而从职业定位、雇主匹配、地区选择、申请时点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与布局。尤其是对中国申请人而言,如何在政策调整初期快速响应、精准转向,将成为成功移民安省的关键所在。

喜欢 (2)
相关移民项目
加拿大安省雇主担保移民

项目特点:无需雅思要求,无需商业背景,无需解释资产,一步到位移民多伦多,最快6个月可持工签登录,高获批率

项目周期:约一年

推荐指数:★★★★★

  • 加拿大魁北克大量职位空缺,急需海外移民

    加拿大魁北克大量职位空缺,急需海外移民

    加拿大魁北克失业率较低,职位空缺数量创历史新高。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省和联邦政府已经提出了一些支持移民的措施。对于海外移民而言,当前无疑是非常合适的时机。

    2022.04.24
  • 加拿大魁北克杰出人才项目艺术类别临时叫停,背后的原因与机遇解析

    加拿大魁北克杰出人才项目艺术类别临时叫停,背后的原因与机遇解析

    2025年8月5日,加拿大魁北克艺术与文学委员会(CALQ)突然发布公告:暂时停止接受艺术领域的新申请,已递交的案件将继续受理,具体恢复时间尚未公布。这一决定距离魁北克杰出人才项目正式启动仅过去一个月,引发了业界和申请人群体的高度关注。在众多移民途径中,魁北克杰出人才项目因其门槛适中、审批周期短而迅速走红,而艺术类别更是其中申请限制最少的通道之一。此次的“临时关停”,并非意味着永久封闭,而是一个典型的阶段性政策调整信号。

    2025.08.08
  • 加拿大移民政策再放宽:医疗与社服人才迎来“低分捞人”时代

    加拿大移民政策再放宽:医疗与社服人才迎来“低分捞人”时代

    2024年7月22日,加拿大联邦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 简称EE)系统突然发布一轮令人瞩目的定向抽签。此次邀请不仅一举捞出4000人,更令人意外的是,最低邀请分数从此前常规的515分骤降至475分,下降幅度高达40分。更关键的是,此次抽签专门面向医疗与社会服务领域的专业人士,充分展现了加拿大移民政策向“精准引才”转型的新趋势。

    2025.08.06
  • 火爆开启!加拿大RCIP偏远小镇移民计划2750个名额引爆申请热潮

    火爆开启!加拿大RCIP偏远小镇移民计划2750个名额引爆申请热潮

    自2025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加拿大全新的偏远小镇雇主担保移民计划(RCIP, Rural Community Immigration Pilot)迅速成为海内外移民申请者关注的焦点。作为接替2024年结束的RNIP(Rural and Northern Immigration Pilot)的继任项目,RCIP不仅延续了“引进技术人才、支持偏远地区发展”的政策初衷,更以其友好的申请门槛、稳定的永居路径,以及宜居的生活环境,赢得了广泛追捧。

    2025.08.04
  • 安省政策反转引风波,加拿大移民权力博弈全面升级

    安省政策反转引风波,加拿大移民权力博弈全面升级

    2025年7月28日,一则突如其来的政策反转震动了加拿大移民圈: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宣布撤回“绕开联邦、直接为10万庇护申请者发放工签”的计划。这一消息令广大移民申请人错愕不已,也让原本被解读为“破局之举”的政治承诺,在一周之内迅速沦为一场未及落幕的闹剧。然而,这场表面上的“政策变卦”背后,实则暗藏着一场更深层次的联邦与省之间关于移民控制权与财政资源的角力。

    2025.08.01
  • 加拿大RCIP项目重启,84分即可上岸?这条移民通道正悄然转向“快车道”

    加拿大RCIP项目重启,84分即可上岸?这条移民通道正悄然转向“快车道”

    在近期加拿大移民政策持续紧缩的背景下,一则关于RCIP(Rural Community Immigration Pilot,加拿大农村社区移民试点项目)的利好消息无疑为广大申请人带来了新的曙光。随着项目的正式重启,加拿大BC省的North Okanagan及安省的Sudbury相继发布邀请,最低入选分数仅为84分,这一动态标志着RCIP项目正从“试点探索”向“常规通道”稳步推进。对于那些因联邦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高分门槛望而却步,或在省提名系统中迟迟未能脱颖而出的申请人而言,RCIP无疑是一条更加“接地气”的替代路径。

    2025.07.31
  • 2025加拿大移民政策大调整:留与不留,关键看这8大变化

    2025加拿大移民政策大调整:留与不留,关键看这8大变化

    2025年,加拿大移民体系迎来了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改革。此次调整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足以重塑整个移民格局。从永久居民配额、临时居民人数上限,到省提名项目(PNP)、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留学生与配偶政策,再到试点项目、工签制度与政治方向,几乎无一幸免。对于有意通过学习、就业、家庭团聚等路径实现加拿大移民的人士而言,2025年将是关键的“转向之年”。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本轮政策更新的八大核心变化,进行系统梳理与专业解读。

    2025.07.28
  • 加拿大移民政策紧缩下的“黄金通道”,阿省企业家移民详解

    加拿大移民政策紧缩下的“黄金通道”,阿省企业家移民详解

    2025年6月20日,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部(IRCC)正式发布了2025-2026年度部门工作计划,一场关于移民方向与结构的深层调整正在悄然进行。在“减量提质”的政策主基调下,临时居民名额被大幅压缩,永居配额趋于稳定并向经济类申请人倾斜,而地区导向和法语能力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上升。

    2025.07.17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