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度人才签证:真的这么简单吗?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603  时间:2025-01-17 17:13:43

自2012年5月起,日本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人才,推出了高度人才签证制度,旨在推动日本经济发展,尤其是在高技术和经营管理领域。这个政策的核心是“积分制”,通过对外国人才的学历、工作经验、年收入等方面进行打分,来评定他们是否符合“高度人才”的标准。分数达到70分以上的外国人即可获得此类签证,并享受相应的便利政策。而在2023年,日本还推出了一个新的政策——特别高度人才签证,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高资产人才。

1、申请人数激增,签证政策的热度上升

自高度人才签证实施以来,申请人数一直在稳步增长。然而,特别是在近两年,申请人数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6月,日本入管局已累计批准了51289例高度人才签证,而2024年上半年就批复了4343例,这一数字与前几年相比显示出显著的增长。

如果回顾自2012年签证政策推出以来的每年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从2012年到2019年,申请人数保持稳定增长。然而,在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申请人数略有下降。随着全球通行逐渐恢复,特别是2022年以后,申请人数开始急剧上升。2023年,申请人数较前一年增加了将近2400人,其中经营管理类签证的增长幅度尤为明显。

2、为什么高度人才经营管理签证如此受欢迎?

高度人才签证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主要是由于其带来的优待政策。首先,申请人若符合“高度人才”的条件,便可以享受优先审批的待遇。即便与其他类型的签证申请同时递交,高度人才签证的审批也会优先处理。此外,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还可以在日本居住3年后申请永驻,而满足更高分数要求的,甚至可以在居住1年后申请永驻。

尤其是自2023年4月起推出的特别高度人才签证,无须打分,大大降低了申请门槛。只要申请人税前年收入达到200万人民币,并且拥有5年及以上的管理经验,就可以申请该签证。更为宽松的申请条件使得这一签证成为了许多高资产人士的首选,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快获得日本永驻的途径。

3、特别高度人才签证的独特福利

除了较为宽松的申请条件,高度人才签证还享有其他诸多独特的福利。首先,这类签证是日本唯一一种可以携带父母或保姆的签证。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成功获得签证后,不仅自己能够在日本居住,还能将父母一起带来,享受更好的家庭团聚政策。此外,持有高度人才签证的配偶还可以在日本全职工作,这无疑为家庭经济的支持提供了更多便利。

更重要的是,申请人一旦获得永驻身份,不仅能继续享受日本本地人的福利待遇,还不再受到居住和工作地点的限制,生活更加自由。可以说,这一签证制度在为高资产人士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活选择。

4、签证申请门槛提高的趋势

尽管日本高度人才签证的吸引力极大,但随着申请人数的急剧增加,签证申请的门槛也可能随之提高。从近两年的申请数据来看,高度人才经营管理签证的申请量大幅上涨,导致入管局的审理周期逐渐延长。2023年第二季度,经营管理类签证的平均审理周期为72.4天,而第三季度则增加到了80.4天。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加,审批周期必然变长,签证门槛也可能逐步提高。

事实上,所有移民政策都会随着申请人数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一旦申请需求达到饱和,政策的变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国家的移民政策在面对大量申请时都会进行适当收紧,而一旦大门关闭,那些还在观望的人将会错失机会。因此,计划申请的人士应尽早行动,抓住当前的政策红利。

5、如何尽快办理高度人才签证?

尽管申请高度人才签证的条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每一项评分标准都有其明确要求。以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如果申请人本科学历,毕业于浙江大学,并且拥有15年的工作经验,其中11年担任过部门经理或总经理,目前年薪为110万人民币,同时没有日语能力和日本工作经历,那么他可能的得分情况如下:

本科:10分

名校毕业(浙江大学为世界300强院校):10分

管理经验10年以上:25分

年收入:30分(2000万日元~2500万日元之间)

在日本设立公司并担任董事长:10分

最终得分:85分,完全符合高度人才签证的申请条件。对于这类高背景、高收入的人士来说,他们可以在1年内就申请永驻,不仅可以享受政策上的优待,还能在日本实现更加自由的生活。

总体来看,日本的高度人才签证政策为高素质外国专业人士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不仅降低了移民门槛,还提供了多样的福利和便利。然而,随着申请人数的激增,政策的门槛和审批周期可能会有所变化。对于有意向申请的人士而言,趁现在政策尚未收紧时尽早申请,是确保能够顺利获得签证并享受相关福利的明智选择。

喜欢 (3)
相关移民项目
日本高度人才(高才)签证

项目特点:高度人才签证显著缩短了获得永住权的时间。普通经营管理签证通常需要连续工作10年才能申请永住,而高度人才签证最快可在1年内申请

项目周期:2到4个月

推荐指数:★★★★★

  • 为什么建议经营管理签证持有人抵达日本后不要很快回国?

    为什么建议经营管理签证持有人抵达日本后不要很快回国?

    对于初次持“经营管理签证”赴日的申请人而言,抵达日本后的前四个月是一段至关重要的过渡期。这一阶段不仅涉及到住房安置、公司设立、账户开通等多个核心事务的推进,也关系到未来签证更新及身份稳定。澳臻移民在此提醒广大申请者,应慎重安排回国计划,避免因短期离境影响整体移民流程。

    2025.04.10
  • 日本签证更新后需及时申报银行,否则账户恐遭冻结

    日本签证更新后需及时申报银行,否则账户恐遭冻结

    对于在日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而言,签证的合法有效不仅关乎居留资格,也与日常金融操作密切相关。近期,日本政府出台并强化执行的一项新规,正在引发广泛关注:凡是签证更新或变更后的外国人,必须主动向开户银行申报更新信息,否则银行将有权冻结其账户,限制提款行为。这一政策的推出,既是日本政府加强移民管理的举措之一,也反映出其在防范金融诈骗方面所做的制度性努力。

    2025.04.09
  • 2024年日本入境外国人数据分析:一窥外国入境趋势与中国占比

    2024年日本入境外国人数据分析:一窥外国入境趋势与中国占比

    根据日本出入境管理厅近日公布的《2024年入境日本的外国人数及出境日本的日本人数(初步数据)》,日本在2024年度迎来了创历史新高的外国入境人数。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新增外国入境人数约为3402万人次,比上一年增加了1026万人次,这一增幅标志着日本在吸引国际游客和外籍居民方面的强劲表现。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不仅能直观感受日本入境数据的变化,还能进一步了解各国和地区的入境人数,尤其是中国人的比例。

    2025.03.19
  • 日本值得去留学吗?优势有哪些呢?

    日本值得去留学吗?优势有哪些呢?

    近年来,日本留学热度持续攀升,逐渐成为中国学生的重要留学选择。根据2025年全球最佳留学国家排名,日本成功跻身全球前十,并成为亚洲第二大热门留学目的地。这是日本时隔三年重返该榜单,而中国学生的留学潮也正在不断升温。与此同时,伴随日本经济回暖和就业环境的改善,日本政府正积极吸引国际人才、扩大留学生规模,进一步增强其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日本留学不仅意味着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更可能成为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跳板。

    2025.03.05
  • 日本是否仍值得移民?

    日本是否仍值得移民?

    近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低迷,全球排名下滑,人均GDP首次被韩国超越。这一变化不仅让外界重新审视日本的经济地位,也引发了一个现实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日本是否仍然值得移民?本文将从日本经济现状、政府对策以及移民政策的变化等角度,探讨这一话题的答案。

    2025.03.03
  • 为什么日本护照尽管是“世界最强”,但日本人却不愿持有?

    为什么日本护照尽管是“世界最强”,但日本人却不愿持有?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的护照一直被誉为“世界最强”,其强大的免签优势让许多国家羡慕不已。根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日本护照可以免签或落地签进入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与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并列全球第一。然而,尽管日本护照的国际旅行便利性如此显著,反而出现了一个令许多人疑惑的现象——日本民众持有护照的数量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2024年,日本护照的持有率仅为17.5%,远低于韩国的40%以及美国的50%。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最强的护照反而并未激发出日本人强烈的出国热情呢?

    2025.02.26
  • 日本或将大幅收紧外国人入境政策!

    日本或将大幅收紧外国人入境政策!

    近期,日本政府对外国人入境政策的紧缩引发了广泛关注。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预算委员会上的一番讲话,将外籍人士在日本的生存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石破茂直言:“无法与不遵守规则的外国人共生”,并宣布将对入境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检查。这一言论迅速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尤其是在涉及外国技能实习生和非法滞留者的问题上。

    2025.02.26
  •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和高才签证区别之处完整分析!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和高才签证区别之处完整分析!

    日本的永住权,即“绿卡”,无疑是许多希望定居日本的人的终极目标。获得日本的永住权后,不仅可以在日本无限期居住和工作,还能享受日本国民几乎所有的福利待遇。然而,移民日本的途径并非单一,而“经营管理签证”与“高度人才签证”则是两种较为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两种签证类型,并指出如何通过这些途径,顺利获得日本永住权。

    2025.02.20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