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绿名单再扩容:新增10类技术工种,薪资门槛同步上调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47  时间:2025-08-21 17:18:15
近日,新西兰移民局对外公布了最新的技术移民政策调整:一方面在“绿名单”中新增10个蓝领技术岗位,另一方面则对薪资标准进行了更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新西兰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也为境外申请人提供了新的移民路径选择。

一、绿名单:新西兰技术移民的快速通道
所谓“绿名单”,是新西兰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快速技术移民通道。其核心目标在于吸引全球紧缺型人才,以弥补当地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绿名单已囊括200余个职业,并分为两类:
一类:快速直通居留权
符合条件即可直接申请居留身份,无需经历临时工签阶段;
二类:工作转居留权
需在新西兰连续工作两年并满足薪资要求,方可申请永居。
据统计,在这200多个职位中,有174个属于一类职业,即申请人只要满足学历、语言、经验等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获批两年居留签证,随后顺利转为永久居留。
二、新增10类蓝领岗位
此次政策更新的亮点在于,新增10个蓝领工种进入绿名单。这些岗位包括:
1、金属加工工
2、压焊工
3、焊工
4、普通钳工
5、钳工与车工
6、钳工-焊工
7、金属机械师(一级)
8、钣金工
9、汽车喷漆工
10、铺路机操作员
这些岗位的共同特点是:均为新西兰基础建设、制造业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核心技能工种。根据规定,申请人只要在新西兰连续工作两年,并且达到薪资标准,即可申请永久居留身份。
三、薪资标准同步提升
除了职业名单扩容之外,新西兰移民局还同步更新了绿名单的薪资要求。从2025年8月18日起,大部分绿名单职业的时薪标准提升至每小时33.56纽币。这一门槛的调整,既反映了新西兰整体薪资水平的上涨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申请门槛,确保获批申请人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独立性。
四、典型职业分布与申请条件
在目前的绿名单职业中,除了蓝领工种之外,还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紧缺职业:
1、建筑类:结构工程师、项目经理、工料测量师;
2、工程类: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化学工程师、电信网络工程师;
3、医疗类:注册护士、专科医生、助产士、心理学家;
4、IT类:软件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数据分析师;
5、教育类:数学与物理中学教师、毛利语教师;
6、其他类:环境科学家、食品技术专家、注册兽医(需当地认证)。
对于一类快速直通移民职位,申请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这些条件看似清晰,但对于境外申请人而言,真正的难点往往在于如何获得符合标准的雇主聘用。
五、中国申请人的现实挑战
从中国申请人角度来看,绿名单虽然职位众多,但真正可行的通道却相对有限。原因主要有两点:
1、职业匹配难度大
医疗、护理、工程、幼教等职位几乎都需要经过新西兰本地专业机构的注册或认证,而这一要求对大多数境外申请人来说难以实现。
2、技能认证门槛高
即使是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申请人,如果无法顺利通过新西兰标准的职业资格认证,也难以被当地雇主认可。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中国申请人相对更容易进入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和信息技术类岗位。其中,建筑类岗位如工料测量师、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因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而长期紧缺;IT类则涵盖软件开发、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甚至包括近年来兴起的自媒体设计等细分领域,均是中国申请人可以重点关注的突破口。
总体来看,新西兰此次移民政策调整,既是对本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回应,也是为全球技术人才进一步打开的通道。新增的10个蓝领工种,标志着新西兰在吸纳高技能工人的同时,也逐渐重视产业链基础岗位的引进。而薪资标准的提升,则意味着申请人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能够在当地获得可观的经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