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才通计划2025年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5  时间:2025-07-11 17:28:34
2022年10月,高才通计划被首次提及。该计划从当年的12月28日正式开始接受申请,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弥补本地人才流失,并增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这一计划的推出,犹如一剂强心针,为香港人才引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回顾高才通计划的制度设计
高才通计划以其高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面向三类核心人群开放:
1、A类:高薪人才
过去一年内具备不低于250万港币的应税收入,涵盖个人或企业收入,门槛明确,但不设学历要求;
2、B类:全球百强院校毕业且具备经验者
须为本科毕业于国际权威排名前百高校,并在近五年内拥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此类申请不设人数配额;
3、C类:应届优秀毕业生
近五年内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本科生,虽无工作经验要求,但名额设限(每年1万人,先到先得)。
签证政策亦展现出高度灵活性。A类申请人自2024年起首签年限延长至3年,其余为2年;续签条件则要求在港就业或自雇经营,连续居港满7年后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二、2025年政策调整的五大趋势预判
随着本地经济逐步复苏,人口老化、人才净流出等结构性矛盾依旧严峻。2025年施政报告或将对高才通政策作出如下几方面调整与优化:
1、提高高薪A类门槛,注重“质”与“量”平衡
目前A类申请人仅设定收入门槛,学历并非强制要求。随着政策成熟,未来或会引入学历、行业资质等附加要求,以进一步提升引才质量、避免“收入虚高”带来的投机性申请。
2、百强高校名单国际化扩展,纳入更多战略区域
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协同发展,港府有可能扩大“认可百强高校”名单,纳入更多东南亚、中东欧及南亚国家的顶尖学府,构建更具多元性的国际人才来源结构。
3、续签机制趋严,重视在港实质贡献
目前高才通续签以“在港受雇或创业”为主要依据,未来可能在审核过程中更加重视申请人薪酬水平、税务记录、居住时长及社会参与度,以此评估其对本地社会与经济的实际贡献,特别是首次续签时可能缩短签证周期至1年,以加强动态监管。
4、行业导向清晰化,构建“精英导向型”人才池
香港在构建“高增值经济体”的过程中,将更明确倾向吸引与以下领域相关的人才:金融服务、创新科技、医疗健康、法律及争议解决、绿色科技、创意及文化艺术、发展建造与海事服务等。入境事务处或将设置行业优先机制,给予关键行业申请人更快审批或政策倾斜。
5、建立人才留存生态系统,提升归属感与粘性
“引进只是第一步,留住才是关键。”政府正积极研究通过提供住房支援、子女教育便利、税务优惠、创业补贴等全方位配套措施,提升高才留港的生活便利度与家庭融入感,真正实现“外来才”向“本地才”的转化。
在人才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香港虽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法律优势,但新加坡、迪拜等地在政策灵活度、税制吸引力及外籍家庭友好度方面亦强势崛起。为保持在国际人才市场的吸引力,香港必须持续以市场化、制度化方式迭代引才政策,确保“高才通”计划持续精准对接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痛点。
2025年9月即将公布的施政报告,预计将成为观察港府人才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也将是衡量“高才通”能否升级为制度性引才平台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