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4775  时间:2019-05-23 10:12:29

美国EB-5投资移民的排期已经漫长到16.5年,而特朗普移民改革新政策也在不断向职业移民倾斜,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EB-1。EB-1项目中最受大家青睐的类别有EB-1A和EB-1C。今天着重为大家解答下EB-1A的相关问题。

1、问:什么是EB-1A?

 答:EB1-A是美国职业移民第一优先级的一种,为 “特殊人才(alien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移民而设立。

2、问:EB-1A申请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答:根据移民法INA203(b)(1)(A) ,一个人想要申请EB-1A, 必须要满足以下几大条件中的任意一条:1)在科学、艺术、教育、商务、或体育这五大领域内有特殊能力,享有持续的国内或国际声誉; 2)有清楚的证据证明申请人来美后会在其拥有特殊能力的领域继续工作; 3)申请人有望令美国实质受益。

3、问:哪些人有资格申请EB-1A?

答:受益人个人可以自己同时作为申请人和受益人来独立申请EB-1A。如果您在美国已经找到工作,您的雇主也可以作为申请人为您申请EB-1A,而您只需做受益人。只要您的工作领域是科学、艺术、教育、商务、或体育这五大领域之一,无论您的职业、职位、经历,只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都有资格申请EB-1A。

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1.jpg

4、问:为什么我应该考虑申请EB-1A?

答:EB1-A是理想的移民途径,因为它的排期是常见职业移民类别中最短的。这意味着移民申请可以更快地被移民局所处理,没有漫长的等待时间。而且与其他大多数职业移民方式不同,EB1-A不需要雇主支持,可以由您自己独立申请。这意味着您在申请时甚至不需要已经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也就不需要经历耗时的美国劳工部劳工短缺证明程序。

5、问:为什么我应该考虑申请EB-1A而不是NIW?

答:如果申请人资质够硬,EB-1A通常是优于NIW的,因为EB-1A是第一优先级,排期比第二优先级的NIW更短。NIW对于中国出生的申请人有3到5年的排期。EB-1A和NIW都享受免除劳工短缺证明程序待遇,也都不需要雇主支持,申请人拥有高独立性和自由度。

6、问:申请EB-1A是否一定要先获得劳工证(labor certification)?

答:否。与大部分职业移民类别不同,EB-1A不要求劳工证或者类似的劳工短缺证明程序。

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2.jpg

7、问:如果我已经申请了其他移民类别,还可以申请EB-1A吗?

答:可以。但是您需要另行为EB1-A再提交一份I-140(外籍劳工移民申请)并附上充分的支持性证据和申请费。

8、问:申请EB-1A是否必须先拿到一份工作承诺或者永久职位?

答:否。与大部分职业移民类别不同,EB-1A不要求您在申请前先拿到一份工作承诺或者永久职位。

9、问:如果我已经拿到了劳工证或者劳工证申请已经被拒绝,还可以申请EB-1A吗?

答:可以。劳工证申请程序是由美国劳工部管理的,而审查EB-1A申请的是另一个部门——美国移民局。即使您的劳工证申请被劳工部拒绝,移民局还是可以批准您的EB-1A申请。

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3.jpg

10、问:EB1-A申请的申请人是谁,受益人是谁,涉及哪些人或机构?

答:申请人是要求美国移民局审理并通过一份申请的人或机构。受益人是申请被批准后获得相应利益的人。对于EB-1A申请来说,申请人和受益人通常都是您个人,因为EB-1A可以由您独立申请,不需要雇主支持。

11、问:我是否需要一个雇主来支持我的EB1-A申请?

答:不需要。与大部分职业移民类别不同,EB1-A申请不要求雇主支持。

12、问:为了申请EB1-A,我是否必须住在美国?

答:否。您既可以在美国境内,又可以在境外申请EB1-A。不同之处在于在I-140被批准后,在美国境外的申请人需要通过使领馆程序来最后获得绿卡。如果申请人身在美国,既可以选择离开美国以使领馆程序获得绿卡,又可以留在美国并递交I-485调整身份申请来获得绿卡,并且可以在申请过程中,从其中一种更换到另一种。

以上就是对EB-1A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想了解更多关于EB-1A的信息,欢迎持续关注澳臻移民官网。

喜欢 (9)
相关移民项目
美国杰出人才移民EB-1A

项目特点:适合科学,艺术,教育,商业和体育等5大领域的杰出人才办理,一人办理、全家绿卡,无需投资,政策稳定性高;自由选择在中美生活和工作,无语言、学历、雇主等要求;

项目周期:约4-12个月

推荐指数:★★★★

  • EB-5申请量再创新高,2025Q2数据透露三大趋势与应对策略

    EB-5申请量再创新高,2025Q2数据透露三大趋势与应对策略

    随着美国移民局(USCIS)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EB-5投资移民申请数据,市场再次见证了这一项目热度的持续攀升。本季度数据显示,EB-5在全球高净值人群中的吸引力正稳步上升,成为当前少数具备低门槛、快速审批、资产安全配置优势的美国绿卡通道之一。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也埋藏着对排期延迟、配额紧缩等现实问题的担忧。本文将结合最新官方数据,从三大维度解析EB-5当前趋势,并提出实用应对建议。

    2025.07.03
  • 2025财年第二季度美国EB-5移民递件数据解析

    2025财年第二季度美国EB-5移民递件数据解析

    2025财年第二季度(即2025年1月至3月)的美国移民申请数据已由移民局正式发布。数据揭示出一个显著趋势:自EB-5改革新法落地以来,申请数量持续攀升,本季度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根据官方数据,2025年Q2共接收到94份直投(I-526)申请及1824份区域中心(I-526E)申请,总计1918份,平均每月约639份,刷新了新法施行以来的单季度递件记录。即便与2024年涨价政策发布引发的申请高峰期相比,本季度递件热度仍有过之而无不及,反映出投资人对美国移民政策的强烈关注和持续信心。

    2025.07.01
  • 2025全球移民政策新格局,欧美多国趋于收紧

    2025全球移民政策新格局,欧美多国趋于收紧

    自2025年6月起,全球移民政策正经历一场深刻重构,多个国家相继出台新政,调整对外人员流动的策略。这一波变革不仅反映出各国对劳动力结构的重新评估,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国家安全、经济复苏与国际竞争之间的微妙平衡。本文梳理了近期全球主要国家的移民政策动向,透过政策背后的逻辑,试图呈现一个逐步“分化”的全球移民新格局。

    2025.06.26
  • 2025年7月美国移民排期深度解析,职业移民缓步前行,亲属移民多点开花

    2025年7月美国移民排期深度解析,职业移民缓步前行,亲属移民多点开花

    美国公布2025年7月最新移民排期表。从整体趋势来看,职业移民板块延续了“小步前进”的节奏,EB-1终于出现自今年以来的首次表A排期变动;亲属移民则继续稳中有升,多个类别实现实质性推进。

    2025.06.26
  • 美国移民局6月新规解读:注意I-693体检报告时效变化

    美国移民局6月新规解读:注意I-693体检报告时效变化

    自2025年6月11日起,美国移民局(USCIS)对永久居民身份调整申请(即I-485申请)中附带的I-693体检报告执行了全新的时效性规定。此次政策调整,不仅撤销了此前“体检报告永久有效”的旧规,也对正在申请、曾被拒、或计划重新递交I-485的申请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材料要求。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此次变更的核心内容、实际影响及应对建议,帮助有意移民美国的申请人规避潜在风险,合理规划申请流程。

    2025.06.16
  • 美国签证≠合法身份,警惕“逾期滞留+非法居留”高压打击!

    美国签证≠合法身份,警惕“逾期滞留+非法居留”高压打击!

    近期,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以及美国移民局(USCIS)联合发布重磅预警,宣布将大力整治外籍人士在美“逾期滞留”的问题。与此同时,美国新版旅行禁令也开始执行,其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标准便是各国公民的“逾期滞留率”。这对于尚未持绿卡的外籍人士而言,已经构成了高度警示,尤其是在“川普2.0”时代移民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格外警惕。

    2025.06.12
  • 美国签证新政震荡家庭赴美计划:14岁以下儿童面谈义务化,婴儿亦须随行

    美国签证新政震荡家庭赴美计划:14岁以下儿童面谈义务化,婴儿亦须随行

    随着全球移民政策的不断调整,美国签证制度近期也迎来了关键性的新变化。2025年6月10日起,美国驻华使领馆对非移民签证的办理流程做出重大修订:所有14岁以下申请人将不再享有“免面谈代传递”政策,必须由父母陪同亲自前往使领馆参加签证面试。这一新规的出台,对计划赴美的家庭,尤其是涉及低龄子女教育规划的家庭构成了实质性的影响。

    2025.06.11
  • 美国绿卡的五大核心价值解析

    美国绿卡的五大核心价值解析

    自1990年至2020年,中国赴海外移民人数中,美国始终稳居首位。这不仅得益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社会制度,更因其“绿卡制度”所提供的多维度价值。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专业视角,系统梳理美国绿卡的五大功能价值,揭示其背后所承载的教育机会、就业自由、资产安全以及全球通行的深远意义。

    2025.06.09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