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4643  时间:2019-05-23 10:12:29

美国EB-5投资移民的排期已经漫长到16.5年,而特朗普移民改革新政策也在不断向职业移民倾斜,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EB-1。EB-1项目中最受大家青睐的类别有EB-1A和EB-1C。今天着重为大家解答下EB-1A的相关问题。

1、问:什么是EB-1A?

 答:EB1-A是美国职业移民第一优先级的一种,为 “特殊人才(alien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移民而设立。

2、问:EB-1A申请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答:根据移民法INA203(b)(1)(A) ,一个人想要申请EB-1A, 必须要满足以下几大条件中的任意一条:1)在科学、艺术、教育、商务、或体育这五大领域内有特殊能力,享有持续的国内或国际声誉; 2)有清楚的证据证明申请人来美后会在其拥有特殊能力的领域继续工作; 3)申请人有望令美国实质受益。

3、问:哪些人有资格申请EB-1A?

答:受益人个人可以自己同时作为申请人和受益人来独立申请EB-1A。如果您在美国已经找到工作,您的雇主也可以作为申请人为您申请EB-1A,而您只需做受益人。只要您的工作领域是科学、艺术、教育、商务、或体育这五大领域之一,无论您的职业、职位、经历,只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都有资格申请EB-1A。

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1.jpg

4、问:为什么我应该考虑申请EB-1A?

答:EB1-A是理想的移民途径,因为它的排期是常见职业移民类别中最短的。这意味着移民申请可以更快地被移民局所处理,没有漫长的等待时间。而且与其他大多数职业移民方式不同,EB1-A不需要雇主支持,可以由您自己独立申请。这意味着您在申请时甚至不需要已经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也就不需要经历耗时的美国劳工部劳工短缺证明程序。

5、问:为什么我应该考虑申请EB-1A而不是NIW?

答:如果申请人资质够硬,EB-1A通常是优于NIW的,因为EB-1A是第一优先级,排期比第二优先级的NIW更短。NIW对于中国出生的申请人有3到5年的排期。EB-1A和NIW都享受免除劳工短缺证明程序待遇,也都不需要雇主支持,申请人拥有高独立性和自由度。

6、问:申请EB-1A是否一定要先获得劳工证(labor certification)?

答:否。与大部分职业移民类别不同,EB-1A不要求劳工证或者类似的劳工短缺证明程序。

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2.jpg

7、问:如果我已经申请了其他移民类别,还可以申请EB-1A吗?

答:可以。但是您需要另行为EB1-A再提交一份I-140(外籍劳工移民申请)并附上充分的支持性证据和申请费。

8、问:申请EB-1A是否必须先拿到一份工作承诺或者永久职位?

答:否。与大部分职业移民类别不同,EB-1A不要求您在申请前先拿到一份工作承诺或者永久职位。

9、问:如果我已经拿到了劳工证或者劳工证申请已经被拒绝,还可以申请EB-1A吗?

答:可以。劳工证申请程序是由美国劳工部管理的,而审查EB-1A申请的是另一个部门——美国移民局。即使您的劳工证申请被劳工部拒绝,移民局还是可以批准您的EB-1A申请。

你真的了解美国EB-1A杰出人才移民吗?EB-1A相关问题答疑3.jpg

10、问:EB1-A申请的申请人是谁,受益人是谁,涉及哪些人或机构?

答:申请人是要求美国移民局审理并通过一份申请的人或机构。受益人是申请被批准后获得相应利益的人。对于EB-1A申请来说,申请人和受益人通常都是您个人,因为EB-1A可以由您独立申请,不需要雇主支持。

11、问:我是否需要一个雇主来支持我的EB1-A申请?

答:不需要。与大部分职业移民类别不同,EB1-A申请不要求雇主支持。

12、问:为了申请EB1-A,我是否必须住在美国?

答:否。您既可以在美国境内,又可以在境外申请EB1-A。不同之处在于在I-140被批准后,在美国境外的申请人需要通过使领馆程序来最后获得绿卡。如果申请人身在美国,既可以选择离开美国以使领馆程序获得绿卡,又可以留在美国并递交I-485调整身份申请来获得绿卡,并且可以在申请过程中,从其中一种更换到另一种。

以上就是对EB-1A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想了解更多关于EB-1A的信息,欢迎持续关注澳臻移民官网。

喜欢 (11)
相关移民项目
美国杰出人才移民EB-1A

项目特点:适合科学,艺术,教育,商业和体育等5大领域的杰出人才办理,一人办理、全家绿卡,无需投资,政策稳定性高;自由选择在中美生活和工作,无语言、学历、雇主等要求;

项目周期:约4-12个月

推荐指数:★★★★

  • 美国金卡政策:能否落地?现有可行性分析

    美国金卡政策:能否落地?现有可行性分析

    2025年2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移民政策改革计划——推出500万金卡,并表示此举将替代现行的EB-5投资移民项目。特朗普还承诺将在两周内启动金卡的申请程序。然而,时至今日,距离特朗普的宣告已经过去了两周多,金卡政策究竟是否能够落地,成为了移民行业与相关利益方持续关注的焦点。

    2025.03.17
  • 美国领事馆将大规模关闭?赴美签证难度急剧攀升

    美国领事馆将大规模关闭?赴美签证难度急剧攀升

    特朗普上任后,对外交机构的改革带来了深远影响。根据白宫核心圈的消息,特朗普政府意图大幅缩减国务院的规模,减少外交官及大使馆的数量,同时进一步收紧外交官职权。这一系列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到全球美国签证服务,尤其是在中国的签证申请。由于人手锐减,许多使馆的签证处理能力受到了严重制约,特别是在涉及赴美留学和移民的申请过程中,影响尤为显著。

    2025.03.14
  • 美国移民的四种常见方式,值得收藏

    美国移民的四种常见方式,值得收藏

    美国作为全球移民的热门目的地之一,长期以来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申请移民。根据统计数据,从2013年到2022年,大约66万中国人获得了美国绿卡。移民美国的方式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四种常见的移民途径:亲属移民、职业移民、难民移民和多元化移民。

    2025.03.13
  • 详解“公共负担”:哪些福利影响美国绿卡申请?

    详解“公共负担”:哪些福利影响美国绿卡申请?

    随着特朗普政府签署的行政令逐渐生效,针对非法移民福利滥用的全面排查与打击已成为焦点。然而,很多正在办理绿卡或有移民计划的朋友,可能认为这些政策与自己无关。实际上,某些政策对新移民产生的影响同样深远。尤其在绿卡申请过程中,所谓的“公共负担”问题,已经成为申请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审查标准。因此,了解哪些福利会影响绿卡申请,显得尤为重要。

    2025.03.11
  • 高净值家庭的移民焦虑:投资移民,选择美国还是新西兰?

    高净值家庭的移民焦虑:投资移民,选择美国还是新西兰?

    对于高净值家庭而言,移民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对财富保值、生活品质提升及未来规划的深远考量。当家庭的资产规模已经足够庞大时,如何处理股市收益的税务问题,便成为了财富管理中的一大难题。美国绿卡虽然吸引人,但动辄几百万美元的税单往往让“有钱人”心生畏惧;而新西兰则凭借着低税负和高品质的生活,悄然成为越来越多高净值家庭的移民新宠。尤其在2025年2月9日,新西兰移民局发布的投资移民签证新政策,不仅降低了移民门槛,更让移民后的财富在新西兰得以更好地增值。

    2025.02.25
  • 美国移民政策的“护身符”:四张卡片助你稳居美国

    美国移民政策的“护身符”:四张卡片助你稳居美国

    近年来,随着特朗普政府对非法移民政策的不断升级,全美各地的移民社区笼罩在一层紧张的气氛中。移民驱逐行动频繁、签证审核严格,合法身份成为外籍人士在美国生活的“护身符”。特别是在当前移民政策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守住身份安全、有效抵御政策风险,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对于在美外籍人士来说,答案或许就藏在四张卡片里:社会安全卡(SSN)、EAD工卡、绿卡以及驾照。这四张卡片不仅能帮助你在复杂的移民政策中稳定身份,还能提供更大的生活便利和保障。

    2025.02.20
  • 美国工卡自动延长期从180天增至540天,非公民就业更有保障

    美国工卡自动延长期从180天增至540天,非公民就业更有保障

    2024年12月10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宣布了一项旨在改善工卡(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Document,简称EAD)申请流程的重要规则调整。根据这一新规,部分非公民在续卡申请期间的工卡自动延长期限将从原来的180天永久延长至540天。该政策不仅能够为雇主提供更大的用工确定性,还将显著减少因续卡处理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就业中断问题,促进美国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解读这一政策的背景、实施细节及其对雇主、劳动者和整体经济的深远影响。

    2025.02.14
  • 每年超百万移民美国,他们究竟看中了哪些优势?

    每年超百万移民美国,他们究竟看中了哪些优势?

    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尖端的科技实力、一流的教育资源及完善的医疗体系,成为众多移民者心中的理想之地。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100万人移民美国,相当于每30秒就有一位新移民踏上这片土地。对于许多中国移民来说,美国不仅代表着更高品质的生活,更是追求个人发展、子女教育和资产配置的热门选择。

    2025.02.14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