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美国之初最不习惯的事!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5541  时间:2015-08-31 11:57:33

华人刚移民美国之时,总要面临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有时候自己觉得正常的事情,美国人看了却会大惊小怪;而有时候美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咱们华人眼里,却也是大大的不习惯。美国人有哪些习惯会让初来的华人最为惊诧?澳臻移民为您盘点如下:

一、猫狗文化–爱宠物比爱人多。


美国人爱养宠物似乎已是“名闻世界,誉满全球”了。电视里每天都有如何养育动物的专题节目,指导人们怎样养育这些小动物;美国人几乎家家养狗样猫,他们会让猫狗进卧室,上床一起睡觉,一日三餐,好肉伺候。

养狗的成本有时很高,日常吃喝美容和看病开销都是很可观的,但是这个钱美国人愿意花。不少城市每年都会举办“dog show”,小狗可以走秀时装表演。

超市里的猫狗玩具、猫狗服装、猫狗食品、用品都是重要的商品之一。由宠物引发的经济增长点在日常消费中,占很大比重。总之,在美国,有很大的可能性你的生活质量不如你邻居家的狗。

二、不脱鞋就上床。

不少美剧迷都有这个疑问:“美国人回家都不脱鞋子的?就这么穿着鞋子踩上沙发甚至上床?”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第一、欧美人与中国人对物质的观点不同,美国人认为物质是为人服务的,要尽情的享受物质世界。而且,物质来源相对充裕,脏了、坏了就不要了,就该更新,所以沙发和床尽管踩没关系。

第二、美国相对干净,有空地的地方就种草,所以灰尘和泥不多,在外面走一天,鞋子也脏不到哪儿去;到处踩踩没关系。

第三、美国家里大多有地毯,鞋子穿进家里,蹭蹭就干净了。所以,美国人在清洁地毯上倒是花了不少钱!

三、一年四季喝冰水。

美国人一年四季喝冰水;它们的饮水机上只有两个档:热水(仅限用来泡速溶咖啡和茶包)和冰水(直接喝)。温水是什么?美国人不懂。即使是在气温零下的冬天,星巴克里点冰咖啡的也大有人在。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解读:

第一、美帝人民以红肉为主,天生体质热,能抵御寒物;所以冰水对他们来说没有健康问题。

第二、经济学原理:你想想看,在吃饭之前你喝一杯冰水有什么感觉?在吃饭前来杯冰水,你待会儿吃饭的时候,任你吃多少,任你吃到多撑,你都会没感觉。即使这个东西做得一般,你也没感觉。一般人吃到七八分饱就知道饱了,就打住不吃了。可是你喝一杯冰镇水以后,一般都会吃得过量。

四、一边吃汉堡一边喝 Diet Coke。


最美国的食物就是汉堡配可乐。可是美国人渐渐地发现,这个搭配虽然美味方便,但是没营养,热量还爆棚!聪明的美国人坐不住了,就发明了Diet Coke(健怡可乐),热量比一般的可乐减少99%。于是他们就开心地跟阿Q似的,继续吃汉堡配可乐了;坐等自己热量摄入少了以后“慢慢瘦下去”的那一天。但是说实话,汉堡薯条的热量摆在那儿,光喝个Diet Coke有什么用呢? 而且反正都吃了汉堡薯条了,还Diet Coke干嘛呢?

五、夏天也穿UGG?

来了美国以后会发现,美帝人民夏天穿 UGG根本就是一个传统习俗嘛!可UGG不是雪靴吗?当地人的答复如下:

第一、UGG 选用上等的一体真羊皮毛,能够吸收靴子里的湿气,如同人的肌肤一样自动调节并优化靴内的穿着内环境。因而,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酷热的夏季,脚部都能一样保持干爽与舒适。

第二、美国夏天室内的空调很冷的!不穿雪靴还觉得冻得慌呢……呃。好吧。

六、冬天照样穿短袖。

来了美国以后,你会发现,买夏装是最划算的,因为可以穿满四季啊!美国人身体健壮、穿衣随意,在大冬天很多年轻人仍然是短袖T恤,降温时就裹一件大衣,加上一条牛仔裤就可以过冬了。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室内有暖气;但是他们在室外穿得也是相当少啊!在初冬的纽约街头,常常可以看到不少职业女性都是光腿穿着职业套裙,外面穿着厚大衣,还穿着露脚背的高跟鞋,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温差有20度了吧!

七、喝自来水可以,喝自来热水不可以。


在美国,大部分州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十分别扭,因为自来水有种特别的味道。不过这的确是可以饮用。曾有机构做过测试,发现自来水的卫生程度比超市卖的某些矿泉水要高,并且喝自来水而非瓶装水有利于保护环境。

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喝热水口出的自来水哦,因为两边的水源是不一样的,用于热水的自来水质量是远远低于冷水龙头所出的。

八、给服务员小费,哪怕你买的就是服务。

在美国给小费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从餐厅吃饭、坐出租车、让酒店工作人员帮你拿行李等等,都需要给一定数额的小费作为给对方劳动的一个认可和补偿。大部分情况是占消费数额的15%左右。当然你可以根据这家餐厅/酒店的高级程度,服务的质量有所调整。但是不给小费一般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会让你成为不受欢迎的客人。

喜欢 (9)
相关移民项目
葡萄牙基金移民

项目特点:低成本移民项目

项目周期:约3个月

推荐指数:★★★★★

  • 美国F1签证拒签率创十年新高,留学生未来如何破局?

    美国F1签证拒签率创十年新高,留学生未来如何破局?

    2025年4月25日,美国司法部正式宣布撤回前特朗普政府针对国际学生F1签证的广泛注销决定。这一政策转向,标志着国际学生合法身份在美国再获重要保障。根据官方声明,美国移民局(USCIS)将停止基于国家犯罪信息中心(NCIC)数据库搜索结果直接撤销学生身份,并将重建一套更为完善的SEVIS(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信息系统)记录审核机制。在新流程确立之前,所有因该次注销行动受影响的学生将临时恢复合法居留身份,且适用于所有受影响者而不仅限于诉讼参与者。

    2025.04.30
  • 美国L1签证有什么用,条件要求是什么?

    美国L1签证有什么用,条件要求是什么?

    近期,美国移民局公布了2025年2月份非移民签证数据,L1签证类别再度展现了其作为跨国高管“硬通货”的地位。在中美经贸关系依然微妙的背景下,这一专为跨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量身定制的签证类别,不仅保持了稳定的获批节奏,更在无声中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美国仍然欢迎高端商业人才的进入。

    2025.04.28
  • F-1留学生SEVIS身份大规模恢复,DHS操作引发行业关注

    F-1留学生SEVIS身份大规模恢复,DHS操作引发行业关注

    自本周三起,美国留学生圈内陆续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四月初身份曾被无预警终止的大批F-1留学生,近期陆续收到了学校国际学生事务办公室(DSO)的通知,确认其SEVIS状态已被重新激活(reactivated)。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再次将焦点聚集在美国国土安全部(DHS)近期针对国际学生审查政策上的不透明与随意操作上。

    2025.04.27
  • 美国E2签证的条件要求是什么?身份到底有哪些作用?

    美国E2签证的条件要求是什么?身份到底有哪些作用?

    在大多数人关于美国移民的认知中,似乎只有绿卡才能打开长期定居的大门。然而,美国移民局2024财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E2非移民签证的申请量已突破6.1万例,较前一年增长18%,批准率更是超过90%。这组数据背后的逻辑,颠覆了传统对“移民门槛”的理解,也道出了一个被大多数家庭忽视的事实:你以为不够条件的人,往往正是美国欢迎的理性“候选人”。在全球绿卡路径高度内卷的大背景下,E2签证以其低成本、快审批、可转绿卡、无限续签等特性,正成为中产家庭“留美+投资+教育”多元需求下的黄金跳板。

    2025.04.23
  • 美国大规模终止留学生合法身份事件持续发酵,接近5000人受影响!

    美国大规模终止留学生合法身份事件持续发酵,接近5000人受影响!

    近期,一系列关于美国移民执法部门(DHS)大规模终止国际学生合法身份(F-1签证/SEVIS记录)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事件不但涉及数量庞大的受影响人群,更牵动着整个国际教育与移民政策环境的走向。尤其是在当前政策趋紧的大背景下,许多原本合规居留、正在求学或准备入籍的国际人士,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法律与身份风险。

    2025.04.22
  • 美国 “外国人登记要求”正式执行,三项义务需即刻自查避免触法风险

    美国 “外国人登记要求”正式执行,三项义务需即刻自查避免触法风险

    2025年4月11日,美国“外国人登记要求”(Alien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正式生效。这一看似“旧规重申”的政策,实际上标志着美国移民执法体系进入了更为严格与精细化的管理阶段。尽管大多数合法移民无需单独登记,但本次政策的重新强调,对于所有在美外籍人士,尤其是合法身份持有者,仍构成了三项必须高度重视的现实义务。

    2025.04.17
  • 高学历STEM人才将优先获批美国绿卡,具体条件有哪些?

    高学历STEM人才将优先获批美国绿卡,具体条件有哪些?

    近日,美国新任移民局局长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正式宣布:将优先处理并加速高学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专业人士的绿卡申请流程。这一政策的发布,不仅意味着美国正加快引进全球高端科技人才的步伐,也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持续占据领先地位的战略意图。

    2025.04.16
  • 赴美政策持续收紧,如何在动荡时期安全入境美国?

    赴美政策持续收紧,如何在动荡时期安全入境美国?

    自2025年起,随着川普再度执政,美国在移民、国土安全及入境政策上呈现出显著收紧趋势。近日,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发布提示,敦促中国公民务必关注美国最新入境要求。与此同时,多家美国科技巨头——包括谷歌、亚马逊、微软及苹果——亦向持H-1B签证员工发出内部警示,建议近期避免离境,理由是签证审查政策日趋严苛,返美存在“二次审查”甚至遭拒的风险。

    2025.04.15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