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投资入籍制度迎来深度变革,或需要实际居住!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3  时间:2025-07-07 17:26:32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投资入籍计划”(Citizenship by Investment, CBI)监管透明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加勒比地区多个传统移民目的地国家正在推动制度性改革。2025年7月1日,一项由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圣基茨与尼维斯、圣卢西亚五国共同达成的《东加勒比投资入籍监管局成立协议》草案正式浮出水面。这项涵盖92条条款的草案,标志着加勒比地区在投资入籍制度治理层面迈出前所未有的一步,提出设立一个统一的区域性监管机构,并辅以强制居住义务、年度审批配额和集中化合规管理机制等关键制度。
1、投资入籍行业走向“真实联系”时代
草案中最具结构性变革的内容之一,是对“实际居住”的明确要求。除安提瓜和巴布达外,其余四国拟要求未来所有通过CBI项目取得公民身份的申请人,在入籍后五年内,必须在任一自然年度内于任一参与国累计居住至少30天。此项措施的核心,正是将“真实联系”(genuine link)原则写入法律,确保获得公民身份的不再仅仅是一次性经济交易,而是一种带有社会与文化融合性质的身份转变。
更进一步,该要求并非孤立存在。申请人还需完成一个“强制性融入计划”,包括学习参与国的法律框架、宪法原则与历史文化内容,以及参与一定程度的本地文化活动。这种“从身份到认同”的过渡模式,无疑会改变过去“零居住、零融合”的项目形象,也对申请人提出了更高的承诺门槛。若违反居住或融入义务,最高可被处以不超过投资金额10%的行政罚款,严重者甚至可能被吊销护照。

2、年度配额制度
另一个重大制度调整,是对每年度投资入籍项目审批数量的设限。草案规定,区域监管机构将根据全球需求变化、当地接纳能力、经济效益与声誉风险等因素,提出每国在特定财政年度内的审批配额建议,并须每月报告最新审批数据。这一措施将淡化目前各国在全球移民市场上“价格竞争、量优为先”的商业模式,转而以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导向。
通过配额机制,加勒比国家希望逐步扭转护照价值因过度发放而可能出现的稀释趋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身份的严肃性,也更有利于维系与欧盟、美国等第三方国家的外交信任。
3、迈向监管统一化与权力集中化
根据草案内容,一项名为“东加勒比投资入籍监管局”(Eastern Caribbean CBI Regulatory Authority, ECCRA)的区域性监管机构将正式设立,并赋予广泛而深入的监督权限。该机构下设理事会与董事会,其中董事会成员由各国代表及区域机构提名人员组成。该局将拥有对参与国所有CBI项目进行标准设定、政策执行、违规调查与惩处的职能,确保政策落实具有操作性与一致性。
ECCRA的设立打破了此前加勒比国家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的局面。其核心职责之一,是制定一套涵盖营销行为、申请完整性、尽职审查流程等领域的“统一行政标准”,并确保各国严格执行。这不仅是对区域治理能力的集中式提升,更是加勒比国家主动回应外部合规压力、加强自身话语权的一次集体行动。
4、监管规则的集中化
未来,ECCRA将通过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业务守则和监管指令,对所有持牌中介、服务提供者以及各国政府主管机构实施合规指引。这些指令将不再是“建议性意见”,而是真正具备执行力的法定规范。守则涵盖申请流程、广告合规、客户背景调查等核心流程,任何违反者将视为触犯许可条件,需承担相应责任。
这种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控”的制度迁移,不仅提升了行业透明度,也昭示了投资入籍行业治理模式正步入制度化、现代化的新阶段。
加勒比地区此次制度改革,不仅回应了国际社会对CBI计划合法性与可持续性的质疑,也体现了这些国家对国家声誉、护照含金量与投资移民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考量。
从过去强调投资金额、审批速度、零居住要求的“商业化护照”,到如今强调真实联系、合规管理与制度一致性的“国家战略工具”,加勒比投资入籍计划正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这既是一次被动应对国际监管的转型,更是一场主动塑造未来身份政策格局的治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