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推出“弃籍税”吗?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315  时间:2025-06-30 17:02:19

近年来,随着全球高净值人群跨境迁移趋势加剧,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开始关注并强化对移民离境前的资产征税管理。其中,被称为“弃籍税”(Exit Tax 或 Expatriation Tax)的政策逐渐成为遏制富人资本外流的核心工具。德国、挪威、比利时、荷兰等国家近期纷纷提出扩大弃籍税适用范围,英国工党也多次呼吁将其纳入未来财政政策的重点。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弥补由于高净值人士迁移海外所导致的税基流失问题。

1、欧美弃籍税制度的兴起与实践

高净值人群向“低税率”国家的迁移已成为普遍趋势。以英国为例,每年约有上万名富裕家庭迁往包括阿联酋、新加坡、瑞士等在内的“避税天堂”。这些国家税负较低、金融监管宽松,吸引力巨大。但与此同时,这也导致原居民国难以继续向这些人征收财富税或所得税,形成长期财政收入流失。为此,不少国家以“弃籍税”作为“最后一道税收防线”。例如:

1)美国

放弃国籍需缴纳弃籍税,适用于净资产超过200万美元或近五年平均年所得税超过21万美元的个人。税率最高可达23.8%。

2)法国

若离境时资产超过80万欧元,同样需要缴纳最高30%的税款。

3)其他国家

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等国家也都有类似“离境税”或“弃籍税”制度,通常在放弃税务居民身份前,对海外资产增值进行一次性清算。

这类制度的法律基础通常嵌入各国税法体系中,社会普遍认为合理:富人利用本国市场、教育、医疗、法治等公共资源创造并积累财富,在彻底离境前应缴纳一笔“退出费用”,实现对国家资源的反哺。

2、中国为何没有推行弃籍税?

许多读者可能会疑问:如此有效又“公平”的税制安排,为何中国却没有采纳?答案并不在于税法不完善,而在于中国的税收居民认定标准不同于欧美国家。

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属地原则”,即只要个人在本国实际居住一定天数,就会被认定为税务居民。一旦移居海外、切断居住联系,即不再是本国税务居民,政府自然也无法继续征税。于是,只能通过在“离开之前”征收弃籍税来挽回税源。

而中国实行的是“属地+属人”并行的税务居民认定机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一个人只要在中国有住所(包括户籍、家庭或经济利益关系),即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即使移民海外,只要未完全脱离上述关系,仍需就其全球所得向中国申报纳税。

具体而言,税务居民的认定标准包括两项:

  • 1)住所标准:指在中国境内有户籍、家庭关系或主要经济利益;

  • 2)居住时间标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累计居住超过183天。

个人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即视为税务居民。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你已经获得其他国家身份,只要未注销中国户口、家庭成员仍居国内,或资产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境内,依旧需要履行纳税义务。

在此前提下,征收弃籍税或离境税便显得逻辑上多余甚至不合法。因为纳税义务仍在延续,无法判定你已经“彻底退出”中国的税收体系。

若中国未来有意借鉴欧美经验引入弃籍税制度,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税务居民退出机制的界定与执行路径。这包括:

  • 1)明确哪些人完全脱离中国税务居民身份(如注销户籍、无住所、无家庭经济关系);

  • 2)建立统一的“税籍退出登记”机制;

  • 3)对符合标准者在退出税籍时进行一次性财产清算征税;

  • 4)避免与现行全球征税制度产生重复纳税或法律冲突。

在制度尚未厘清之前,简单照搬欧美弃籍税模式,不但缺乏执行依据,也可能引发法律与公众舆论的争议。

弃籍税并非单纯的“富人割韭菜”,而是国家治理全球化财富流动的一种制度应对。在国际税收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自由流动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纳税义务、公平正义与跨境财富管理,是摆在每个国家面前的共同难题。中国若要走向更高水平的税收治理,也终将面对“税务居民退出制度”这一课题的系统性思考。

喜欢 (0)
相关移民项目
团聚移民汇总

项目特点: 最经济、最直接的移民方式之一

项目周期:2个月

推荐指数:★★★

  • 瑙鲁批准首例投资入籍申请案,太平洋岛国投资移民迎来新篇章

    瑙鲁批准首例投资入籍申请案,太平洋岛国投资移民迎来新篇章

    2025年8月初,位于南太平洋的瑙鲁共和国在其投资移民史上迎来重要时刻:首例通过“经济与气候韧性公民计划”(NECRCP)获批的投资入籍申请正式完成,全家四口来自德国的投资人将成为瑙鲁的新公民。这不仅意味着该计划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标志着瑙鲁在全球高净值人士的第二公民身份选择版图中占据了全新的位置。

    2025.08.11
  • 盘点2025年最容易获得公民身份的16个国家!

    盘点2025年最容易获得公民身份的16个国家!

    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第二公民身份正成为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家庭和全球公民追求的核心资产。不论是为了提升出行便利、优化税务结构,还是为子女教育与未来定居铺路,拥有第二本护照所带来的自由与保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全球关注。

    2025.07.08
  • 为什么很多人在拥有护照的同时,还要一张“含金量”十足的绿卡?

    为什么很多人在拥有护照的同时,还要一张“含金量”十足的绿卡?

    越来越多的人将“第二身份”视为家庭规划中的刚需。早年间,移民主要是以“举家定居”为目的,目标国家也集中在传统大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然而,这些国家高门槛、高花费、且常伴随“移民监”——即必须长时间居住的要求,逐渐显露出局限。

    2025.07.07
  • 放弃国籍会带来什么影响?哪些国家的国籍作用大又好用?

    放弃国籍会带来什么影响?哪些国家的国籍作用大又好用?

    近年来,全球“放弃国籍”现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催生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群体:“自愿弱势群体”(The Voluntarily Disadvantaged)。他们本意是通过摆脱原有国籍实现自由、优化身份结构、提高全球流动性,然而事实却远比想象中复杂。这股趋势在2025年达到高峰,也揭示出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身份、安全保障、财务结构与个人权利之间的深层张力。

    2025.07.01
  • 全球征税时代来临:中国拟加强境外收入监管,税收触角延伸至中产阶层

    全球征税时代来临:中国拟加强境外收入监管,税收触角延伸至中产阶层

    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对高净值人群的跨境资产监管不断升级。近期,关于中国加强境外收入征税的消息频繁登上财经舆论的焦点。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税务机关正在全面排查居民的离岸收入,涵盖投资回报、股息、员工认股权等多种形式,并对其征收最高可达20%的个人所得税。更引人关注的是,此轮税务监管的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超级富豪,还逐步延伸至拥有中等规模境外资产的中产阶层。

    2025.06.20
  • 2025年最佳移民计划全解析,为资产与身份安全提前布局

    2025年最佳移民计划全解析,为资产与身份安全提前布局

    在当今多极化与不确定性并存的国际环境下,全球高净值人群日益重视“海外身份配置”的战略意义。无论是为了子女教育、全球资产配置,还是追求更高生活质量,一个稳健的第二身份已不再是“备选项”,而成为实现人生自由与安全保障的关键布局。

    2025.06.05
  • 哪些人适合移民?这可能是最理智的分析

    哪些人适合移民?这可能是最理智的分析

    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移民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选择。但移民并非一项简单的决定,它涉及身份规划、生活适应、职业发展及文化融合等多重因素。因此,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每个人都应理性思考:我是否适合移民?移民是否真的能够改善我的生活?

    2025.03.05
  • 内地可直接办理港澳银行卡,但外汇管制仍在

    内地可直接办理港澳银行卡,但外汇管制仍在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一新规在金融圈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该通知,从2025年3月1日起,中国境内公民将可以在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设外币银行卡;同时,允许中国境外公民开设外币和人民币银行卡业务。该举措正式取消了此前港澳银行内地分行不能开设银行卡的限制,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向外开放的进程。虽然这项新规的出台让许多人期待内地能够直接办理港澳银行卡,享受香港银行带来的国际化便利,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这项新规的内涵及其局限。

    2025.02.21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