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快速移民香港”的五大陷阱,合法身份不能靠捷径买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581  时间:2025-03-31 17:24:45

近期,香港入境事务处再次发布权威声明,严正澄清市面上所谓“几十万便可轻松取得香港身份”的言论纯属谣言。官方特别提醒公众:无论是申请高端人才通行证(高才通)、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还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专才计划),均需严格依照既定的资格标准和审查流程进行评估,切勿轻信虚假宣传或非法中介的误导。澳臻移民将梳理五类市面上较为常见、但高风险且违法性极强的“移民捷径”骗局,以供广大有意赴港发展的朋友参考与警惕。

1、伪造雇佣关系走“专才计划”路径

该方式通常借助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销售高额理财产品,并“附送”挂职岗位。客户通过自掏腰包支付工资、缴纳强积金等方式制造“在港就业假象”,再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申请签证。表面看似合规,实则绕过了正常招聘、面试、岗位匹配等雇佣流程,严重违反了真实性雇佣的基本原则。

风险提示:一旦入境处审核材料时发现申请人原有行业背景与在港职位毫不相关,或工资发放来源异常,即可能被认定为“虚假雇佣”。轻则要求补交资料,重则直接拒签、拉黑,涉嫌伪造文书的还可能承担刑责。

2、包装虚假创业项目,“英企担保”实为自营空壳

此类方案以“英国企业担保”为噱头,实则是让客户自行注册香港公司,租赁秘书服务和办公室,聘请本地员工,通过企业家身份向港府申请投资入境计划。操作过程往往高成本、高包装,但实质业务并未真正落地。

风险提示:香港投资移民政策强调“真实运营”和“持续发展”。若企业设立只是为了“撑起申请门面”,无实际营运记录,一旦被质疑为“空壳公司”,不仅身份申请难以通过,前期几十万元投入也难以追回。

3、通过“假结婚”途径申请单程证移民香港

部分中介机构声称可安排香港本地永居人士与内地客户“形式婚姻”,通过办理结婚登记、等候排期、注销内地户籍等方式取得单程证。费用通常高达20-50万元。

风险提示:此类“假结婚”行为已触犯香港法律,属于刑事犯罪。一经查实,最高可被判处罚款与监禁,并永久取消申请人来港资格。更严重的是,相关资料将被列入入境处黑名单,影响未来所有签证或移居计划。

4、购买假学历或伪造学术背景申请高才通计划

部分客户希望通过世界百强大学背景申请高才通B类或C类,便通过非法途径购买“假学历”、“挂名学位”。但香港入境处在审核过程中会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学习成绩单、缴费凭证、签证记录等。

风险提示:一旦材料无法自洽,或缺乏真实佐证,即可能被判定为“伪造文书”。香港对提供虚假信息申请身份的处罚极为严厉,最高可判监禁14年及罚款15万港币。

5、伪造税务记录或虚报收入申请高才通A类

为满足年收入门槛(250万港币)申请A类高才通,一些不法机构建议客户伪造税单,甚至声称“可买通税务人员”出具缴税证明。此类操作不仅缺乏合法支撑,更无法通过入境处层层审核。

风险提示:入境处要求的文件不仅包括税单,还需匹配银行流水、雇佣合同、缴税记录等多维材料。提供虚假资料,一旦露馅,将面临刑责,并被永久禁止入境申请。

移民是一项严谨的长期规划,不应成为投机的试验场。任何涉及虚假信息、材料伪造、形式操作的移民行为,最终只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和财产损失。

喜欢 (2)
相关移民项目
香港优才计划

项目特点:成本极低,仅需几万元即可解锁百万香港身份

项目周期:9-15个月

推荐指数:★★★

  • 香港高才通续签数据揭晓,高留存率背后的启示

    香港高才通续签数据揭晓,高留存率背后的启示

    自2022年底香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以来,这一政策已成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重要抓手。最新公布的续签数据显示,高才通不仅在“引才”上取得突破,在“留才”方面也交出了颇具含金量的答卷。然而,数据背后也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趋势。

    2025.08.21
  • 获批率高达94%!香港“高才通”计划交出首份续签成绩单

    获批率高达94%!香港“高才通”计划交出首份续签成绩单

    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中国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凭借无语言要求、无投资要求、申请无需雇主担保、审批周期短、获批率高等突出优势,高才通迅速成为港府吸引海内外人才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今,这一计划迎来了实施以来的首份续签成绩单。

    2025.08.19
  • 香港高才通“烂尾”现象背后:筛选机制还是计划失败?

    香港高才通“烂尾”现象背后:筛选机制还是计划失败?

    自2022年底正式推出以来,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迅速成为内地与海外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首批申请者的两年期签证于今年8月相继到期,而港府最新公布的数据却引发了广泛讨论:在逾1.3万名逗留期已满的申请人中,近46%选择主动放弃续签。这一数字一经披露,外界迅速将其解读为“高才通烂尾”。然而,深入分析港府公布的续签数据与相关政策,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并非计划失败的信号,而是高才通制度设计中“有意为之”的人才筛选逻辑。

    2025.08.18
  • 拿了香港身份,孩子读书却无优势?一文读懂“本地生”资格新规!

    拿了香港身份,孩子读书却无优势?一文读懂“本地生”资格新规!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家庭通过投资、人才计划等方式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借助香港教育资源为子女规划升学路径,已成为不少家长的重要选择。然而,2025年7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一项新规,或将改变部分家庭对“本地生”资格的既有认知。这项政策对持香港非永久居民身份证的学生,在申请香港高等教育课程(包括专上、副学士及本科)时的“本地生”认定门槛进行了分阶段上调,影响深远,值得关注。

    2025.08.11
  • 香港修订“本地学生”定义,2027年起须居港满两年

    香港修订“本地学生”定义,2027年起须居港满两年

    2025年7月31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一项对教育体系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修订,宣布自2027/28学年起,将重新界定“本地学生”资格,并调整与政府资助专上课程相关的申请条件。这一政策的调整,不仅涉及学费负担的转变,也对众多计划赴港求学或已在港居住的家庭产生了直接影响。与此同时,这一节点也再次凸显了“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在未来教育规划中的战略意义。

    2025.08.01
  • 香港高才通续签新逻辑:“两址两单”成关键审查标准

    香港高才通续签新逻辑:“两址两单”成关键审查标准

    自“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推出以来,香港吸引了大量具备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本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首批持证人逐步迈入签证到期节点,续签问题随之成为关注焦点。在最新一轮立法会讨论中,“两址两单”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并逐渐演化为入境事务处评估续签申请时的重要审核依据。本文将就“两址两单”的内涵、在不同续签模式下的适用性,以及续签期限判定的参考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助力申请人把握续签脉络,科学规划未来路径。

    2025.07.21
  • 拥挤的香港留学赛道,非本地申请人数激增,港大创纪录引关注

    拥挤的香港留学赛道,非本地申请人数激增,港大创纪录引关注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不断变化,香港正迅速崛起为亚洲乃至全球的教育新高地。香港大学(港大)收到超过2.5万宗非本地学生申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人数高达2.1万,显示出内地家庭对香港教育的浓厚兴趣。同时,来自印度、韩国、印尼、加拿大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申请也呈现出四成以上的年增长率。背后的驱动因素,既有香港教育国际化品牌的持续发力,也不乏全球政治与留学政策波动的影响。

    2025.07.17
  • 香港高才通计划2025年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

    香港高才通计划2025年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

    2022年10月,高才通计划被首次提及。该计划从当年的12月28日正式开始接受申请,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弥补本地人才流失,并增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这一计划的推出,犹如一剂强心针,为香港人才引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07.11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