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久居民可线上申办临时回乡证入境内地!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584  时间:2025-03-26 16:11:48

2025年3月20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了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新政:香港、澳门居民在因遗失、损毁或临时未携带“回乡证”的情况下,可通过线上平台申请为期7天的电子临时通行证,得以顺利往返内地。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出入境管理的智慧化、人性化趋势,也进一步便利了港澳居民的流动与生活安排。

然而,政策甫一发布,便引起了大量公众的误读。一些声音误认为此举意味着未来不再需要“回乡证”,或可以直接凭香港身份证出入内地。事实上,该政策的核心在于“临时替代”,而非“功能替换”。换句话说,这一举措更类似于在旅途中遗失登机牌时,航空公司提供的“临时通行码”,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应急,并不意味着原有证件制度的取消。

一、电子临时“回乡证”:申办方式与使用限制

根据官方说明,港澳居民在遇到“回乡证”遗失、忘带等紧急情形时,可通过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小程序进行线上申办,具体流程如下:

  • 1、在微信或支付宝中搜索“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

  • 2、进入港澳台居民临时通行证申办界面;

  • 3、选择“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选项,填写姓名、证件号码、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

  • 4、绑定手机号并通过人脸识别认证;

  • 5、完成认证后,可获得有效期为7天的电子临时通行证。

值得注意的是,此通行证每月最多申请两次,并不适用于长期出行或多次往返情形,仍需以实体“回乡证”为基础证件。

二、正式“回乡证”的申请渠道

对于长期居住、学习或工作的需求人群而言,申办正式的卡片式“回乡证”仍是更为稳妥和规范的做法。具体途径如下:

1、在香港办理者

可通过中旅社官方网站预约,按指引提交所需资料后,前往现场办理。

2、在内地办理者

可前往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县级以上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进行申请。

三、“回乡证”的权利与实际价值

持有“回乡证”的港澳居民,在内地不仅仅享有身份识别的便利,更能从多层次、多维度中切实感受到其政策红利。其核心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发展路径更广阔

符合条件的港澳学生,可通过“港澳台联考”渠道报考内地高校。该途径相较于普通高考,录取分数线明显较低,为港澳子女提供了更宽松的升学通道。

2、居住与财务自由度提升

在大湾区等重点城市,持证港澳居民在购房政策上享有“不限购”待遇,且在税收、银行贷款等方面亦享受与内地居民等同的便利。

3、养老福利逐步接轨

对于选择在内地养老的香港老人,尤其是加入“大湾区养老院计划”的人群,可获得由香港政府提供的补贴支持,实现“养老不离乡”的生活愿景。

4、全方位社会融合便利

持有“回乡证”者,可享受“三权六服九便利”政策:

1)三项基本权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2)六项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公共文化、法律援助等;

3)九项生活便利:包括乘坐高铁、入住酒店、开设银行账户、考取驾照、职业考试、生育登记等领域。

这不仅是证件的功能拓展,更是国家在港澳融合发展政策下,对“同等待遇”的有力体现。

四、取得“回乡证”的路径与条件

根据目前政策,符合以下几类情况的港人,可申请“回乡证”:

  • 1、通过进修或人才计划获得香港身份者:需在港合法居留满7年,并成功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须注销内地户籍);

  • 2、通过投资移民计划获得身份者:持有香港永久身份证或“***X”标识身份证,同样需提供内地户籍注销证明;

  • 3、家庭团聚类申请人:需先持单程证入港,办理香港身份证后方可申请“回乡证”。

这些路径虽看似流程繁复,实则在规范身份认证与权益保障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

此次电子通行证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港澳居民现实需求的即时回应,更是国家推动数字政务、优化跨境流动机制的一次深层次探索。对于长期关注内地与港澳融合发展趋势的移民咨询从业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

喜欢 (2)
相关移民项目
香港优才计划

项目特点:成本极低,仅需几万元即可解锁百万香港身份

项目周期:9-15个月

推荐指数:★★★

  • 获批率高达94%!香港“高才通”计划交出首份续签成绩单

    获批率高达94%!香港“高才通”计划交出首份续签成绩单

    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中国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凭借无语言要求、无投资要求、申请无需雇主担保、审批周期短、获批率高等突出优势,高才通迅速成为港府吸引海内外人才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今,这一计划迎来了实施以来的首份续签成绩单。

    2025.08.19
  • 香港高才通“烂尾”现象背后:筛选机制还是计划失败?

    香港高才通“烂尾”现象背后:筛选机制还是计划失败?

    自2022年底正式推出以来,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迅速成为内地与海外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首批申请者的两年期签证于今年8月相继到期,而港府最新公布的数据却引发了广泛讨论:在逾1.3万名逗留期已满的申请人中,近46%选择主动放弃续签。这一数字一经披露,外界迅速将其解读为“高才通烂尾”。然而,深入分析港府公布的续签数据与相关政策,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并非计划失败的信号,而是高才通制度设计中“有意为之”的人才筛选逻辑。

    2025.08.18
  • 香港修订“本地学生”定义,2027年起须居港满两年

    香港修订“本地学生”定义,2027年起须居港满两年

    2025年7月31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一项对教育体系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修订,宣布自2027/28学年起,将重新界定“本地学生”资格,并调整与政府资助专上课程相关的申请条件。这一政策的调整,不仅涉及学费负担的转变,也对众多计划赴港求学或已在港居住的家庭产生了直接影响。与此同时,这一节点也再次凸显了“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在未来教育规划中的战略意义。

    2025.08.01
  • 香港高才通续签新逻辑:“两址两单”成关键审查标准

    香港高才通续签新逻辑:“两址两单”成关键审查标准

    自“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推出以来,香港吸引了大量具备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本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首批持证人逐步迈入签证到期节点,续签问题随之成为关注焦点。在最新一轮立法会讨论中,“两址两单”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并逐渐演化为入境事务处评估续签申请时的重要审核依据。本文将就“两址两单”的内涵、在不同续签模式下的适用性,以及续签期限判定的参考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助力申请人把握续签脉络,科学规划未来路径。

    2025.07.21
  • 拥挤的香港留学赛道,非本地申请人数激增,港大创纪录引关注

    拥挤的香港留学赛道,非本地申请人数激增,港大创纪录引关注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不断变化,香港正迅速崛起为亚洲乃至全球的教育新高地。香港大学(港大)收到超过2.5万宗非本地学生申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人数高达2.1万,显示出内地家庭对香港教育的浓厚兴趣。同时,来自印度、韩国、印尼、加拿大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申请也呈现出四成以上的年增长率。背后的驱动因素,既有香港教育国际化品牌的持续发力,也不乏全球政治与留学政策波动的影响。

    2025.07.17
  • 香港高才通A类最新政策解读,收入周期与持股门槛全面升级

    香港高才通A类最新政策解读,收入周期与持股门槛全面升级

    自2022年底推出以来,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Top Talent Pass Scheme, 简称TTPS)迅速成为全球高收入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该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落户香港,特别是对于A类申请人——即高收入群体,政策的吸引力尤为突出。然而,随着2025年的临近,香港入境事务处对A类申请的资格标准作出了一系列调整,尤其在“年收入计算方式”及“持股要求”方面,引发了广泛讨论与实务操作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以专业视角出发,对新政进行系统性解读,帮助潜在申请人理清申请逻辑,规避操作风险。

    2025.05.30
  • 解析关于香港身份的一些误区,从“临时身份证”到“黄皮书”的种种误解

    解析关于香港身份的一些误区,从“临时身份证”到“黄皮书”的种种误解

    在当前高度关注资产配置、教育资源与全球化生活方式的趋势下,香港作为一个独特的国际门户,其身份价值愈发受到内地居民的重视。然而,关于香港身份的获取与认知,市面上仍流传着大量误解。本文将结合实际政策与从业经验,对常见的四大误区进行系统梳理,帮助读者厘清事实,科学认知香港身份的本质。

    2025.05.06
  • 香港投资入境计划下,3000万投资如何科学配置?

    香港投资入境计划下,3000万投资如何科学配置?

    对于大多数申请人而言,身份规划是第一要务,而如何选择合规且稳健的投资产品,则直接关系到香港身份的持续有效性与资产的安全增值。本文将从三个关键维度,系统解析香港投资入境计划下的资产配置逻辑。

    2025.04.24
查看更多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讨论)
最新讨论